首页 与权谋 下章
第195章
 谢睿回王家当夜,开泰帝在宮里遇刺,重伤昏不醒。

 清晨,天还未亮。小齐王带兵同五军都督同五城兵马司包围了王家。谁曾想,谢睿早早得到消息,竟连夜逃跑了。

 帝京封城封河。城內由五军都督带兵,挨家挨户搜查。城外有所官道、乡道、野道沿路都有驿站兵搜寻。河面上也不例外。官府雇通州船行帮忙,沿江、河道等⽔路,挨船齐齐搜查。

 皇宮,慎刑司。

 韦九孝吊在镣铐架上,无论是烙⽪烫铁的刑印,还是带着倒刺的铁鞭,鞭鞭下去刮⾁带⾎。韦九孝两边肋骨上的⾁已经被铁鞭一丝丝刮下来,露出森森⽩骨。上、腿上更是没有一块好⾁。施刑的人似乎也怕他死了,没有再用铁鞭。只用一盆盆冰冷的盐⽔浇醒,换浸了辣椒⽔的⿇鞭继续打。

 韦九孝咬着牙关,一声不吭。他活着,只要他能活下来。他依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韦公公。韦九孝十岁⼊宮,无⽗无⺟,无依无靠。他就是地上的烂草,饥荒饿不死他,屈辱打不倒他。他⼲过所有卑微、肮脏、下的事。这点刑算什么。主子发瘟的溺便他都尝过,这点痛怕什么。

 谢睿离宮前问过韦九孝,要不要带他走。即便带不走,先把他蔵起来也不难。韦九孝拒绝了,他知道他的价值在哪里。只有留在皇宮里,他才是有用的那个人。离开了,他什么都不是。这么多年的心⾎全部付诸东流。

 四皇子是韦九孝最后的希望,他不愿意一辈子都居于人下。他从穷乡僻壤里摸爬滚打到今天,尝过比泥土还的滋味,也尝过当人上人的滋味。韦九孝不愿意在洗⾐房里庸度一生,一辈子被人踩在脚下,一辈子和数不清的⾐服纠一生。他当年在下面剌一刀,图的并不是一个洗⾐房总管。

 韦九孝也想当…人上人。

 开泰帝遇刺,紫来殿成一团的时候。韦九孝第一时间把消息了传出去。谢睿原本还打算自己遇刺,让开泰帝再声名‮藉狼‬一次。谁知开泰帝比他动手更快,谢睿只能提前计划,让赵虎带他离开。王皇后则安排在汀安那所充満童年回忆的房子里。

 谢睿仓皇逃跑后,帝都的一切自然被搁置了。谢睿的名声,成了开泰帝可以随意扁的泥娃娃。不过谢睿并不在乎这些,有先帝遗旨在,现在所有的污名,终有一⽇会被当做污⽔洗掉。

 遗旨是他最大的王牌。

 谢睿苦心安排这一切,一是为了自己将来继承大统造势,二是为了向山西总兵证明自己的价值。王国舅已死,谢睿无法确定山西总兵是否还愿意遵从诺言。也许,又是第二个章年卿。谢睿不是当年那个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别人⾝上的孩子了。

 不管噤卫军有多么确信山西总兵会帮忙,谢睿都不相信,一点也不相信,一丝侥幸也没有。谢睿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哪怕山西总兵已经不愿意遵守盟约,还能看在他的能力和优势下,‘短暂的’支持。

 哪怕,就一次。

 谢睿觉得前方希望渺茫,又不得不摸黑前行。世人看他都觉得他前途无光。其实,他前面的路只是看不见而已。他后面才是真正没有路,退一步,停一步,都是万丈深渊。

 开泰帝遇刺后,谢睿‘畏罪潜逃’。保齐们又燃起微弱的希望,开泰帝对大魏二十年的文治武功不是⽩做的。谭宗贤隐忍多年,扼腕断路,替开泰帝保下的安稳朝堂也在此时起了关键作用。

 相较开泰七年立太子的声浪,经过柳州学。嘲和刘宗光之死的接连挫折后。朝堂上支持恢复正统的声浪已经小很多了。以前将希望寄托在恢复正统的老臣们,经过二十年的洗淘,多数人已经成了亲齐派。少数不亲齐的,也只是私下抱怨而已。

 真正反齐抗齐的,早已经被择出百官位列。

 时间真的是最好的一剂良药,当年开泰帝只重用齐地的人,朝堂上几乎掀翻天去。这么多年过去,开泰帝没被迫服从朝臣,文武百官们却渐渐习以为常。并找到自己适应嘲流的路。令人唏嘘不已。

 所有的选择都是为诉求出发。也就是说,现在支持谢睿的。除了冥顽不顾的死板老古董,认定死理,非要恢复正统的人。就剩那些多年不被开泰帝重用,又不愿意屈下脊梁去亲齐的人。

 所以他们把诉求寄托在于开泰帝立场完全相反的谢睿⾝上。企盼着谢睿继承大统,将那些耀武扬威的亲齐派全部驱逐。由他们来弥补朝堂上的空缺。

 迄今,章年卿的科举新策已经实行了十七年。开泰帝把科举选拔权直统‮央中‬后,对新上来的学子都充満信任。选人用人都是量才而行,新晋的举子们怨气已经越来越小。

 换句话说,谢睿如今想再挑起柳州学。嘲类似的事,几乎不可能。这也是开泰帝至始至终特别喜章年卿的一点,比起其他大臣的邀功讨赏,章年卿的功绩几乎年年见效。

 开泰是真心实意怜惜章年卿的才华。只可惜,章年卿和他不是一条心。

 现在唯一的结症,只有那道遗旨。

 如果能证明谢睿的皇子⾝份是作假,那么一切都不攻自破。

 涉及正统。礼部和孔家都忙的不可开,衍圣公近百岁⾼龄,仍⽇⽇被抬到礼部。躺在贵妃榻上‮觉睡‬,冠名‘督促’。衍圣公年纪实在太大了,老眼昏花,牙齿脫落,稍硬一点的米粥都嚼不烂。

 礼部上下忙的不可开,企图在《周礼》上下功夫。若谢睿德行有污,加之太后和朝臣辅佐,可以依《周礼》选一位更合适的帝王。素来都被冷落的三皇子,也提上傀儡的备选。作为缓冲之计的一个备选。礼部上下焦头烂额。

 太后为示恩宠,⽇⽇赏菜赏饭。御膳房的饭菜端到礼部时已经凉了,御赐的赏饭谁敢推辞。衍圣公硬着头⽪吃了四天冷菜冷饭。

 第五天回去,衍圣公大吐特吐,到了后半夜又开始拉肚子。第二⽇,宮里还坚持要接衍圣公进宮。气的闻讯赶来的章年卿臣仪全无,抬脚踹飞来人。

 那人猝不及防受了一记窝心脚,张嘴刚想骂。抬头见是章年卿,又呐呐闭嘴。

 近⽇礼部忙的不可开,礼部两位重臣,晁淑年和章年卿都避府不出、两位礼部大臣已经公然违抗圣旨,明着却都贴了一个好看理由:抱病在⾝。

 怎么病的?两人齐曰:夜积劳损。

 这话细品讽刺,两人都被迫在皇宮呆了‮夜一‬。一个在圣乾殿外公然当领头羊,一个因外家的原因常年和皇上矛重重。

 那人想明⽩关节,更不敢造次。捂着肚子,暗啐道:狗庇抱恙!这力气比蛮牛都狠,谁家的病人是这样的。

 章年卿去內院看望衍圣公。衍圣公从柳州回来时⾝子就已经很不好了,这些年小心调养,勉勉还算安稳。开泰帝的吃相太难看了,他想搞谢睿搞谢睿,时刻不忘了拉着衍圣公‮腾折‬算什么。衍圣公现在何止老眼昏花看不清字…脑子都糊涂的紧。

 衍圣公朦朦胧胧醒来,见是章年卿,笑的极开心。他指着桌子上的大梨枣,努着下巴道:“枣,枣。”丫鬟立即会意,端着盘子过来“姑爷,老爷让你吃枣呢。”

 章年卿捏了两个握在手上,没心情吃。衍圣公艰难的吐着字:“孩,孩子们孝敬的。清甜。”章年卿点点头,笑着吃了一个。过了没一会儿,衍圣公又恩恩呀呀的指着枣,对章年卿道:“孩,孩子们孝敬的。清甜。你吃。”

 章年卿倍觉心酸,让人把桌子上的东西都端走,免得吃撑。

 没了吃的,衍圣公又盯着章年卿⾝后问:“俏姐儿呢?你把我俏姐儿呢?”

 章年卿连忙道:“在家里呢,俏俏也想你。现在外面,我没敢让她出来。你若想她,晚上我让人她出来见你…”

 外面悄无声息下起细雪,细雨夹杂着雪花落地即化。章年卿说着说着,忽然发现屋內静的有些奇怪,低头一看。衍圣公的手直直垂在边“孔公?”章年卿僵硬道。

 衍圣公没有动静。

 章年卿颤着手,试探的去量衍圣公的鼻息。一收手,食指侧边赫然一道⾎迹。“孔公!”章年卿扑通跪下,攥着衍圣公的手,颤声道:“外公,外公你不要吓我。晚上俏俏还要来见你,外公。”

 衍圣公头一偏,耳朵流出细细一条⾎线。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m.BBqxS.Cc
上章 与权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