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夤夜发奇兵
司马错突然出现在蓝田军营,将领们确实惊讶莫名。
蓝田塬驻扎着秦国的两万五千新军,步骑各半。如果说函⾕关是秦国的门户要塞,那么蓝田塬就是秦国的咽喉命脉。这片方圆近百里的⾼地,南接连绵大山,北面鸟瞰渭⽔平原,正卡在两条从南部进⼊关中腹地的要道——东边的武关与西边的南山子午⾕——中间。万一武关失守或強敌偷袭子午⾕,蓝田军营都可迅速设置第二道防线,铁骑驰骋,半个时辰便可在平原展开。从东部防御看,蓝田塬距离函⾕关六百余里,若強敌铁骑攻破函⾕关,到蓝田塬下恰是三两⽇行程,可从容部署狙击強敌。蓝田塬西北面,距重镇栎

不到一百里,极易获得策应。再向西二百余里,便是秦都咸

,国君兵符半⽇可达,指挥极为便利。秦国收复河西之后,北地胡人、河东魏赵、西域匈奴对于秦国的威胁都大大减小,西部大散关与陈仓要隘的重要

也相对降低,秦国的防御重心便偏自然向了东南,蓝田塬的重要位置骤然突出!
这时候,秦国五万精锐新军的部署是:东面函⾕关驻扎一万,北面离石要塞驻扎五千,东南面武关驻扎五千,西面大散关驻扎五千;其余两万五千新军精锐,便全部驻扎在这个可四面策应的央中⾼地。
国尉夜临军营,必有重大战事。然则将领们事先却毫无所闻,这是他们惊讶莫名的

本原因。此时,秦国没有正式封号的上将军,国尉就是最⾼武职,谁敢掉以轻心?辕门外一阵尖利的号角,中军大帐顿时紧张起来。
“击鼓聚将!”蓝田将军震车一声令下,帐外大鼓轰隆隆响起,万千军灯骤然点亮,军营一片通明!片刻之间,士卒跃出军帐,顶盔贯甲在帐外列队待命。战马嘶鸣,战旗猎猎,顷刻间便可开拔。
轻装快马的二十名军吏,簇拥着司马错飞驰而至!自从接掌国尉,司马错是第二次来蓝田军营。第一次是配备新打造的精铁兵器,来去匆匆,对这座最重要的军营与蓝田将军震车的带兵能力,都还不够很

悉。这次夤夜前来本是秘密举动,不想一出兵符令箭,辕门口就是一阵惊心动魄的牛角号,号声一落,竟是満营启动,竟似顷刻间便可开出列阵;尚未进得辕门,便闻一片马蹄声急风暴雨般卷来!快捷连贯,当真罕见。
一将翻⾝下马:“蓝田将军震车参见!三军就绪,国尉可即刻下令发兵!”
司马错一扬手中青铜令箭:“偃旗息鼓,全部回帐。”
震车惊讶的抬起头来,稍一思忖,⾼声下令:“偃旗息鼓,将领回帐!”
“嗨——!”二十多员顶盔贯甲的大将一声雷鸣,一片甲叶响亮,上马返回。
司马错对震车一阵低声吩咐,马队便向中军大帐从容而来。片刻之后,中军大帐传出将令:“军帐熄灯,军士安歇,无得惊扰。”一阵呜呜悠扬的号声,广袤的山塬便又在疏疏落落的军灯与叮咚呼应的刁斗声中恢复了宁静。
中军大帐却是灯火通明!
按照军中法令,司马错先与主将勘合兵符,验证令箭。明亮的灯光下,司马错带来的兵符与震车的兵符锵然合一,变成了一只刻満字符的青铜猛虎。震车将整合兵符供于帅案央中,深深一躬,转⾝接过了司马错手中令箭。这是一支形似短剑般的青铜令箭,沉甸甸金灿灿,令箭央中镌刻四个大字“如君亲临”!大字下面,却是嬴秦部族崇敬的鹰神。秦法:持此令箭而无诏书者,都是⾝负重大使命的特使——其机密甚至不能见于公开诏书,而必得由特使口头宣布执行。
震车一看令箭,转⾝对中军司马下令:“帐外一箭之內,不许任何人靠近!”司马大步出帐,震车便对司马错肃然一躬:“请国尉升座行令!”
司马错缓步走到帅案前站定:“诸位将军:我奉君命,筹划一场战事。此战之要,在于秘而不宣;诸将但听军令,莫问所以。凡有怈密者,军法从事!”
帐中将领凛然振作“嗨!”的一声,竟是満帐肃然。
“步军主将山甲听令!”
“山甲在!”
“你部一万步兵,卸去重甲长矛,全部轻装,三⽇⼲粮,务必在五鼓时分听令开拔!”
“嗨——!”精瘦的山甲双脚一碰,接过令箭,疾步出帐。
“后军主将嬴班听令!”
“嬴班在!”
“你部作速改装一百辆牛车,全部装运长矛羽箭。你亲自带领三百名士卒,扮做商旅押运,昼夜兼程南出武关,六⽇后,在上墉⾕地待命!”
“嗨——!”嬴豹沉稳接令,大步出帐。
“蓝田将军震车听令!”
“震车在!”
“明⽇开始,立即秘密监视南山各条路口。但有北上商旅,一律许进不许出。步兵班师之前,蓝田军营不得收缩营帐旗帜,⽇⽇照常

练!”
震车与十多员将领齐声领命“嗨——!”的一声,大帐轰鸣。
司马错部署完毕,走出帅案向震车微微一笑:“将军,请再为我遴选一百名精锐骑士,一员骁将。我可是要明火执仗的巡视商于防务呢。”
“国尉放心。”震车转⾝向一个青年将领下令:“嬴豹,即刻选出一百名铁鹰骑士。由你率领,护卫国尉南下!”
“嬴豹得令!”英气


的小将抱拳一拱,大踏步出帐去了。
震车笑道:“国尉莫看嬴豹年轻,他可是新军第一猛士呢。”
“是公室弟子么?”
“应该是。”震车歉意的笑道:“可无人知道他是哪家公族子孙。”
司马错笑了:“猛士报国,贵

等同。他不说,又何须问之?”
说话间,众将已经匆匆出帐,分头各去调度移防。司马错又对震车备细

代了诸多事项,在中军大帐匆匆吃了一块⼲⾁一个⼲饼,便已到了四鼓时分。秦国新军训练有素,行动极为迅速,刁斗方打四鼓,步军主将山甲便进帐复命:一万步卒准备完毕,已经集结河⾕待命。司马错立即带领两名军吏出帐,与山甲飞马驰向西山河⾕。
河⾕塬坡下,黑庒庒的步兵与荒草丛林连成了一片,却肃静得惟闻小河⽔声。司马错立马山冈,低声赞叹:“好!可算得静如处子。”随即对⾝边山甲下令:“山甲将军,三⽇后你部须在上墉⾕待命。这位行军司马,就是你的向导。他会领你穿出大山,直达上墉⾕地。”
精瘦的山甲也换上了轻便软甲,左手长剑,右手却是一支光滑的木

。出使归来,他已经晋升为步军主将,爵位与中大夫同等。这位在大山中长大的药农弟子,对开进自己老家作战奋兴极了,赳赳慷慨道:“禀报国尉,山甲药农子孙,踏遍南山险道,向导留给车队好了。山甲误事,甘当军法!”
司马错不

悉山甲,对这种回答感到惊讶,肃然正⾊道:“将军者,统兵大将也,不是百夫千夫长。若一味前行辩路,何能居中提调?奇袭战孤军深⼊,不得有丝毫差池。一将生死,岂可担待家国兴亡?将军若不戒卤莽,司马错立即换将!”
山甲胆大心细,悟

极⾼,被国尉严词惊出一⾝冷汗:“山甲受教,不敢以国事儿戏,但听国尉号令便是!”“出发!”司马错断然发令。
山甲右手两指向嘴边一搭,便听一声呼哨响彻河⾕!无边无际的“荒草丛林”从河⾕霍然拔起,唰唰唰的向南山口移动而去,渐渐的消失在沉沉夜⾊之中。
司马错选定的行军路线极为奇特,连寻常以为极隐秘的子午⾕小道,他也嫌不够机密。他给山甲的道路,是一条无名山溪:只许沿有⽔河道淌⽔而上,到得南山颠峰,再沿另外一条山溪淌⽔而下,直达汉⽔⾕地。
这条无名山溪,却是从南山腹地流向关中的无数小河之一。⽔量不大,淙淙如溪,但却穿山而出,流⼊灞⽔,再⼊了渭⽔;溯流而上,无名小溪的源头竟直达南山(秦岭)颠峰。这南山颠峰是一道分⽔岭,越过颠峰,这种小溪又成了淙淙向南的汉⽔支流,最终并⼊浩浩江⽔。这种小溪流大体相似,河

河⾕布満了历经千百年冲击的光滑鹅卵石,轻装步兵便完全可以沿河或淌⽔前进。
那时侯,要从关中进⼊层峦叠嶂的南山群峰,而到达商于山区或汉⽔盆地,便只有东南的武关小道、西南大散关的褒斜小道,这两条路都是官道。再有央中一条小道,就是最近便直接的子午⾕小道。这条小道从关中中部直⼊南山,比两边迂回要近数百里路程。子午⾕虽然不是官道,却经常有楚国商旅北上,或秦国商人南下。如此一来,这种小道还是有“暴师”的可能。经过精心揣摩探察,司马错定下了“以溪为路,隐匿踪迹”的行军方略,要一万轻装步兵三五⽇之內秘密越过南山,到达汉⽔山⾕。
此时,这支精锐的秦国新军步兵,抛弃了重甲长矛与硬弩长箭,每人手中一支短剑、一支木

,⾝背三天⼲粮,在万山丛中攀缘疾进,山溪冲刷了他们的一切踪迹,山林湮没了他们的任何动静。战国之世第一场最长距离的奔袭战,便这样悄悄的开始了。
次⽇天亮,蓝田塬上出现了一支长长的牛车队,悠悠驶上了通往武关的官道。
车轮尖利的咯吱声在原野上分外刺耳,听声音,便知道这遮掩得严严实实的牛车都是吃重満载!当先开道的,是一面⻩⾊大旗,绣着“猗顿”两个黑⾊大字,分外显眼。大旗后三十多名劲装骑士,一律

悬吴钩弯剑,⾝背硬弓长箭。车队逶迤里许,最后才是一辆华贵的篷车。看旗号声势,这显然是名満天下的楚国大商猗顿的车队!猗顿,素以与中原做盐铁生意闻名,进出中原各国的车队动辄便是数百辆。这样一支车队经蓝田出武关,进汉⽔⼊郢都,便是很平常的商旅路线了。
⽇上三竿,蓝田军营辕门大开。骑将嬴豹率一队铁骑当先冲出,一辆⾼挂“特使”幡旗的青铜轺车紧随其后,车上站着斗篷飞舞的国尉司马错。出得辕门,轺车正要拐上官道,突闻西边官道马蹄声疾!司马错转⾝一看,却见一队便装骑士簇拥着一辆黑⾊篷车风驰电掣而来,不噤一怔,命令嬴豹:“让过马队,后行。”
话音落点,便见疾驰的马队突然勒缰,十多匹骏马人立嘶鸣,篷车也戛然停下,

扬起一片烟尘。司马错未及细看,便见车帘一掀,国君嬴驷跳下车来笑道:“惊扰国尉了。”
司马错大是惊讶,连忙下车:“参见国君。”
嬴驷一挥手,制止了要下马参拜的骑士,笑道:“别无他事,特来为国尉送行。”
司马错心念一闪,便知国君对这第一战放心不下,肃然拱手道:“臣启国君,一切均按筹划进展。臣不敢掉以轻心。”
“胜败兵家常事,国尉放手去做便是。”嬴驷微笑头摇:“我是想求教国尉,奇袭若成,国尉做何谋划?”
司马错又是一怔,这本来是谋划清楚也对国君剖析清楚的:奔袭一旦成功,兵屯汉⽔稍事休整,便再行奔袭巴蜀。国君有此一问,莫非国中有了变故?当此临行决断之时,不能含糊不清,略一思忖,司马错坦率问:“国君之意,莫非放弃巴蜀?”
嬴驷摇头摇:“两战连续,当在一年以上,时间太长;再者,兵力分散,大将远处,难保山东无变。巴蜀,似可稍缓。国尉三思了。”
司马错恍然:“臣有应变之策。若山东有变,臣即刻班师北上,何能拘泥于一途?”
“如此甚好!来人,拿酒!”嬴驷一声吩咐,军士捧来两只大爵,顿闻酒香清冽。嬴驷亲捧一爵双手递于司马错,自己又端起一爵:“千山万⽔,国尉保重。⼲!”
“君上保重,但等佳音便了。⼲!”司马错一饮而尽,深深一躬:“臣告辞了。”转⾝大步上车,一跺车底:“开行!”骑队便辚辚远去了。
嬴驷望着远去的车马,望着莽莽苍苍的南山,竟是良久伫立。
“国君,可否到蓝田大营歇息?”御车內侍低声问。
“不必了。”嬴驷跳上篷车:“返回咸

。”马队又飓风般卷了回去。
嬴驷是昨夜与上大夫樗里疾秘商后赶来的。为求稳妥,嬴驷就司马错的奔袭谋划征询樗里疾主张。樗里疾大是赞同奔袭房陵,但认为连续进行两场奔袭战值得揣摩。从兵家战事的眼光看,占领巴蜀胜算很大。然则,司马错没有虑及兵家之外的民治。巴蜀地险人众,民风刁悍,要化⼊秦国,初治必得驻军,否则占领巴蜀就没有意义。但如此一来,司马错精兵必得滞留巴蜀,急切不能班师。当秦军国力尚未扩展之时,大将精兵久屯于荒僻之地,国中空虚,是为大忌。若在秦国拥兵二十万时,再分兵袭取巴蜀,更为稳妥。嬴驷一听,大是赞同,便在黎明时分火急赶来。
一路沉思,嬴驷心里老是沉甸甸的。犀首虽然走了,但犀首的“霸统”方略却久久萦绕在他的心田。什么时候,秦国能着手霸统大业呢?
“禀报国君,洛

名士苏秦求见。”刚刚下车,內侍总管便匆匆走来禀报。
“苏秦?真来了?”一个念头闪过,嬴驷吩咐老內侍:“请这位先生在东殿等候。再请上大夫与太傅进宮,也到东殿。”
M.bBQxS.cC